現今我們所稱的陰曆 (又稱為農曆或舊曆),是一種源於夏朝的傳統曆法。我們今天所使用的夏曆,絕大部份沿用自漢武帝在太初元年 (西元前一零四年) 所頒布的曆法:『太初曆』,是一種陰陽兩曆合用的曆法。序月以太陰 (月亮) 的盈虧周期定出初一十五而成月;耕種則採用二十四節氣,觀測太陽與黃道的關係,將繞行太陽一周分為三百六十度,以十五度為一節氣,每六個節氣為一季,一年四季共二十四節氣。
至於為何在漢武帝時期訂的曆法要稱為夏曆,而非漢曆呢?那是就要從正朔以及漢武帝獨尊儒術說起了。
正朔是曆法的基礎。正者,歲之始也,朔者,月之始也 (即一年的第一個月稱作正月,一月的第一天稱作朔日)。在古代,統治者會通過頒行曆法以強調自己的合法性;在漢代以前的朝代更會採用不同於前朝的正朔 (也就是所謂改正朔)。因此在秦朝之前有三正:夏正建寅 (現今農曆一月),殷正建丑 (現今農曆十二月),周正建子 (現今農曆十一月)。而秦朝則以農曆十月為正月,漢朝則沿用了秦朝的正朔,直至漢武帝。
在《論語‧衛靈公第十五‧10》『顏淵問為邦。子曰:行夏之時,乘殷之輅,服周之冕,樂則韶舞。放鄭聲,遠佞人。鄭聲淫,佞人殆。』主張要用夏曆,其主要是因為夏正不僅符合天文節氣,又方便農業社會農耕所需。在漢武帝獨尊儒術影響下,夏正便成為了後來曆法上的正月,所制訂的曆法也被稱夏曆。
「元旦」中的「元」代表著初、始的意思;「旦」則是表示太陽從地平面升起的一個象形字 (在殷商時期的青銅器中就有記錄)。元旦合起來就是初始的日子,也象徵著一年第一天的開始。如前述,夏、商、周、秦各朝代的正朔不同,「元旦」的具體日期也不同;夏代為夏曆正月初一、商代為夏曆十二月初一、周代為夏曆十一月初一、秦朝時期為夏曆十月初一。直到漢朝的太初曆,重定夏曆正月初一為元旦,至此一直沿用至民國。中華民國成立後,孫中山先生為了「行夏正,所以順農時;從西曆,所以便統計」,改西曆 (格里曆,為教宗格列高里十三世在一五八二年頒布的曆法) 一月一日則為新年「元旦」。西元1914年1月,民國政府的內務部在致袁世凱的呈文中提出:『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,端午為夏節,中秋為秋節,冬至為冬節。凡我國民均得休息,在公人員亦准給假一日。』袁世凱後來只批准了陰曆元旦為春節。自此,農曆元旦被被改稱為春節。
為了方便表示及記錄日期,古人採用了「干支」,即將十天干 (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) 和十二地支 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 組合成六十組,用來記錄及表示年、月、日的次序,周而復始,循環使用。干支紀年萌芽於西漢,始行於王莽,通行於東漢後期。由於干支紀年採用的是太陽周期曆法,因此以「立春」 (為西曆每年2月3至5日之間) 為一年之始。在干支紀年法中,中國及東亞地區的一些民族還會使用鼠、牛、虎、兔、龍、蛇、馬、羊、猴、雞、狗、豬等十二種動物來替代十二地支,這些動物也被稱統稱為十二生肖。十二生肖依序與十二地支相配,形成子鼠、丑牛、寅虎、卯兔、辰龍、巳蛇、午馬、未羊、申猴、酉雞、戌狗、亥豬。每個人依據其出生年的象徵動物來作為其所屬的生肖,並用生肖來計算年齡。
因為夏曆是一種陰陽兩曆合用的曆法,但是在地球繞行太陽的周期中,月亮繞行地球一週的次數並不相同;要每經過二十年,夏曆的元旦才會落在太陽曆的立春這天。其餘的十九年,每年的太陰曆過年,都落在太陽曆的不同點。而因為元旦和立春的日期大多不同,因此有了立春是新「歲」,正月初一是新「年」的說法。而自夏朝起,古人就選擇過新「年」,而非過新「歲」來慶祝一年的開始 (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不同的朝代有自己的正朔,因此不會用立春來一年的開始)。
回頭來看干支 (生肖) 紀年,在各個年曆通書上的干支歲次之轉換的確是以二十四節氣為依據 (即干支紀年採用的是以「立春」為一年之始)。按照正統或科學的觀點,生肖應以立春作為起始點;只是目前約定成俗的情況下,從農曆正月初一起算,也不算錯誤。(不過如果依據傳統命理文化,其使用的生肖年的起始還是以立春為準)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